富宙号

藏戏(比京剧还早几个世纪的戏种——藏戏)

在西藏,有一种历史很悠久的演绎形式,藏戏。那么藏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戏?下面就跟大家聊聊藏戏的那些事。藏戏在藏语中被称为“阿吉拉姆”,其表现手法和内容都有很强的藏传佛教色彩,是一种以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现艺术。

藏戏(比京剧还早几个世纪的戏种——藏戏) 第1张

藏戏表演现场

藏戏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藏族发祥时期,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代,在这一时期西藏土著先民们就创造了比较灿烂的苯教文化。从藏戏传统剧目的故事内容和表演形式中至今仍可看到不少属于苯教文化的遗迹。

公元六世纪以后,已进入奴隶制的藏族社会,鲁体民歌从民间进入宫廷,苯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也被吸收进民间综合性歌舞表演中,产生了由人戴白山羊皮面具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到八世纪赤松德赞时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莲花生将佛学教义和苯教祈神仪式及土风舞相结合,创建了一种类似内地古代傩舞的哑剧性跳神艺术。

藏文化中的“活化石”

在一些洋节日里,不少年轻人喜欢参加面具舞会,认为那是一种时尚,殊不知,一千多年前江什加人就开始玩面具了。

相信看过藏戏的朋友都会对演员戴的面具感兴趣。藏戏面具分为三种,平板式软塑面具是藏戏中最为典型、最有独创特色的一种面具,一般由山羊皮革或呢料、绒布制作而成,最为简单的是在一张皮上挖出几个洞做两眼和嘴,在两眼间挂一个胡萝卜形的片状鼻子的白面具,再就是造型十分夸张、装饰格外美观、绘制特别精巧、色彩尤为绚烂的蓝面具等;

藏戏(比京剧还早几个世纪的戏种——藏戏) 第2张

藏戏面具

半立体软塑面具一般由布或者布层中塞入棉絮、兽毛等制成,嘴和双眼有的按形裁空,有的按形缝嵌,鼻子则制成立体的,眉毛、胡子以牦牛尾毛缝缀;立体硬塑面具一般是泥塑或以泥塑脱出纸壳、漆布壳,再绘制而成,用于藏戏中的魔怪角色和神舞角色。

藏戏无疑是藏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但就演员本身来讲,也许他们并没有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但他们有一点是清楚的,即江什加藏戏团很受欢迎,他们必须演下去。

地处河谷地带的江什加村也同样深受隆务河的“恩宠”和滋养,据说村落没有形成之前,这里是大片的白杨树,江什加的名字就和白杨树有关。整个村落有那合格仓、曲卡仓、鲁昂杰保仓、雅合泽仓、娘仓五个部落,村内有安多第一古塔——江什加古塔,还有一座嘛呢康,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江什加村房屋大多依地势而建,地势高差起伏较小,房屋以“回”"U"字形布局居多,内部道路较通畅,村落整体风貌保存较好。

《松赞干布》走进首都

2016年4月,藏戏《松赞干布》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引来好评如潮。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聪明智慧而又志向远大的君主,是藏族人民最为推崇且具有雄才大略的赞普。松赞干布开创了唐蕃联姻的先河,为唐蕃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架起了金色的桥梁。他建立了吐蕃王朝,统一了青藏高原,将藏族人民引入了团结、繁荣、富强的时代。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以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表现内容,以本土化、民族化的人物故事体现了民族情感与价值观。剧中讲述了在公元630年至650年间,松赞干布统一整个青藏高原、推广佛教,统一度量衡制度,保护水利资源,派吐蕃子弟求学长安等史实,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展现了藏族坚韧的民族性格。

可以说,藏戏《松赞干布》是历代黄南藏戏艺人的一个高度浓缩,将歌剧、舞蹈、哑剧融合在了一起,人物台步、上下场动作、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了安多民间舞蹈、法会舞蹈和汉族戏曲的因素,融入了西藏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等,形成了本剧中独有的艺术风格。

音乐唱腔方面则从安多地区藏族民间说唱、民歌中提炼素材,唱念均用安多方言,道白速度较慢,一方面具有创新性,一方面保留了藏戏的原始形态仪式,独具特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aliang853@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nw.com/tgfx/433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