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宙号

诗经简介50字(我们应该了解的《诗经》)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诗经>与诗教》。我先对题目作一个解释。

什么是诗教?从字面意义上看,“诗教”指的是诗的教育。最早专门指《诗经》的教育,特别强调《诗经》对人的教化作用。中国古代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叫《礼记》,《礼记·经解》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个说法从古到今继承下来,成为了一个特指的概念。

唐代诗人皎然在《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这首诗里说:“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这里的诗教指的是《诗经》的教育。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里也提到过“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二南》是《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诗教始《二南》”就是说“诗教”是从《诗经》开始的。作者认为《诗经》里描写的都是圣贤的事迹,值得后世去学习,只可惜后代的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所以他说“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在中国古代,《诗经》是被当作中国文学的典范来看待的。宋代以后,“诗教”的说法开始逐渐泛化,泛指关于诗的教育。这种变化与《诗经》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因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就是《诗经》。

大教育家孔子对《诗经》有多重视?

“诗教”的概念就先说到这里,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孔子的话。孔子说“入其国”,到了一个国家,“国”指的是当时的诸侯国。“其教可知也”,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或者说教化情况。“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如果这个诸侯国的人个个都温柔敦厚,那就是受到了《诗经》的教化。在孔子看来,《诗经》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价值,也在民众的风俗教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他特别重视《诗经》。除了这句最经典的论述以外,他还有许多与《诗经》有关的著名言论。

段落一: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这段话中的“鲤”指的是孔子的儿子孔鲤。据说孔鲤出生的那一天,鲁国国君为了表示祝贺送上了一条大鲤鱼,孔子就以“鲤”字给儿子命名。有一天孔子自己站在那里,孔鲤快步走过庭前,孔子就问他“学诗乎”,学《诗》了没有?孔鲤回答说“未也”,没有。孔子接着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连话都没法说,于是从那以后鲤就开始学习《诗经》了。

段落二: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问“小子”为什么不学诗,“小子”指的是他的弟子和其他的年轻人。这句话是他在劝诫年轻人要学《诗》。后面他列举了《诗》的种种作用,可以感发人们的意志,用来观察社会和生活;团结同志朋友;也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将不好的情绪宣泄出去。“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在家里可以更好地孝敬父亲,在朝堂上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除了上面提到的功能以外,通过学《诗》亦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使人变得博学起来。

段落三: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孔子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快乐但不过分;“哀而不伤”,包含着哀伤、哀痛的情绪,但不至于对人的身体或心理造成损害。

段落四: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师挚”是鲁国掌管音乐的太师挚,“始”是乐曲的开端,“关雎之乱”就是《诗经》里《关雎》这首诗。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序曲一直到《关雎》的结尾,优美的乐曲始终在他的耳边回荡。在古代,《诗经》不仅是我们可以读的诗,还是可以传唱、配乐表演的诗。

作者: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赵敏俐:我们应该了解的<诗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aliang853@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nw.com/tgfx/413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