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宙号

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是什么意思(没有金刚钻别揽修补瓷器的活)

【一声惊叹开栏语】

浩如烟海的历史间,有先贤的脚印,亦有普通人的生活。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人们发现了天空与大地的规律,知晓了风的方向,归纳出日月星辰的走向,总结出指导植物种植的24节气,种植这个农耕文明的秉性,在历史传承中愈发鲜明。

时至今日,当国人探索的脚步已经踏入太空,社交媒体上“月球究竟能不能种植?”“火星的土壤怎么样?”依旧是大众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漫长的过往中,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美,追寻美,诞生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产生了传统艺术和实践。一代一代人们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互动,这些文化传统被不断地再创造,最终形成了满足人类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年10月1日起,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美文欣赏栏目“一声惊叹”,自混沌而来的这一声惊叹,划破了人类直立行走之前的漫漫长夜,于是,爱与工具、大地、技艺一同诞生。

那么,此刻,我们与非遗共在。

瓷器的修复,在书面语中叫“锔”,只有在我们的方言里把瓷器修补匠人叫“钉匠”。

那些年有钉匠在村庄里出没

作者:草川人

有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被引申为没有那本事,就别干那些自己不懂的活。而这句俗语的最初来源就是,手中没有可以打孔的金刚钻,就不要接修补瓷器的活儿。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也许会感到好奇:一只碗破了,直接扔了不就完了,难道还能修补?

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修补瓷碗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可能更会感到不可思议。可是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一只碗的破碎会让很多人十分心疼。尤其是那种从祖上传下来的瓷碗一旦被打碎,主人会痛心不已,只好很无奈地将碎片一块块捡起,再用棉布包好,暂时珍藏起来,等村庄里来了钉匠,再进行修补。

当然,在遥远的中国历史上,除了那些朝庭里的富人,一般家庭对各种物件都是十分珍惜的。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尤其是童年阶段,鞋子、衣裤、帽子、被子只要破了,母亲都会一针一线地进行修补。那时很多人,不管大人小孩,屁股蛋子上或膝盖上几乎都有几块补疤。不补怎么办?又没钱购买新的,只能如此了。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这些熊孩子总是粗枝大叶地,不小心就会将一只碗打碎。一只碗的破碎,可能会换来屁股蛋上的几巴掌或一阵责骂。

也是由于这种砸碗碎壶的事情时有发生,村子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位钉匠,他用担担挑着两只小木箱,卷着裤管。进了村庄后,先敲打一会儿锣,然后就扯着嗓子吆喝:“修碗补壶…修碗补壶……”长长的嗓音在村巷里起起伏伏。最后钉匠会在一个人多的地方落下脚来,拿出马扎,掏出修补的工具。此时,村庄里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将家中的破碗烂壶都拿来了,堆在地上。

我们放学后遇见这种钉匠,也会在摊子前好奇地驻足观望。尤其对他使用的钻杆非常好奇,像一张弓,被安放在一个铁架子上,打孔时上下推动,不一会儿孔就钻好了。钻孔时为了不产生高温,师傅有时会给打孔的地方不断地加水。我们好奇得是,一根看上去很普通的钻杆,怎么会那么锋利呢?

听现场对钉匠比较了解的大人们讲,钻杆的钻头是用金刚石打造的,硬度非常高,所以钻起瓷器来就容易多了。不多的时间,钉匠已经给一只碎成了两半的碗打好了孔。接下来,钉匠又在半碗碎裂的痕迹上抹上胶,再用柔韧度很强的尼龙绳子将合在一起的碗捆绑了起来。为了使缝隙合拢得更紧密,还要将尼龙绳子用一根细木棍拧绕数遍后,才开始打铆钉。钉匠干活时得那个认真劲儿,简直和绣花的人有一拼,几乎不相上下。

钉匠们通常在上午十点多来到村子里,离开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整个村庄里的破碗烂壶基本就修完了。那时的村庄里,人们似乎对这种手艺人见怪不怪,只要听到单纯的锣声,就知道是钉匠来了。不过,那时的村庄里各种热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外,也非常有意思,什么货郎啊,豆腐客,擀毡匠、钉匠、耍猴艺人,简直多得数不胜数。那时的各种叫声,多年后偶尔还会在中年的梦中响起。

我在村子里曾经见过一户人家,小孩子把一只瓷碗打了一块豁口,除了被父母收拾一顿之外,母亲每天用这只碗给他盛饭,因为家中再没有多余的碗。我记得在很小时候,我们家有一只相对比较大的瓷碗,听说是我的太爷爷在成都购置的,碗面上有几朵盛开的波斯菊,端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笨重。

这只碗几乎是祖父的专用碗,每顿饭似乎都离不开它。现在想来,那可能是祖父对太爷爷的一种怀念。还有一种可能,觉得已经有好些年了,怕别人使用时不小心打碎。但这只碗,还是被我打碎了。有次母亲盛好了饭,让我给祖父端过去,结果在屋檐下行走时,由于碗边太烫,最终掉在了地上,摔成了两半。祖父跑出来后,看我有没有被烫着。至于已经破为两半的碗,祖父哈哈大笑着说:“碎碎平安,我现在可以换个碗了。”

随后母亲将碎碗捡了起来,用眼睛狠狠地瞪了我一下。我估计祖父虽然口里这么说,但应该还是很心疼的,毕竟是他父亲留下来的纪念物件。过了一段时间,村庄南边响起了敲锣声,钉匠来了。母亲拿着两半碎碗走了出去,半顿饭的功夫后,母亲回来了,那口破裂的碗已经修好了,猛然看上去似乎没有痕迹,只有仔细看,才能分辨出是修补上去的。再后来,那只碗不知道去了哪儿,似乎没有人知道了。

等我上了初中后,村庄里的各种叫卖声就稀少了很多。许多形形色色,摇着拨浪鼓的货郎不见了,毡匠不见了。拥有金刚钻的钉匠,像钻进了岁月的迷雾里一样,再也没有在村子里出现过。村子里不管是谁家的碗破了,就直接扔了,除非是作为文物的瓷器破碎了,才可能拿进城去修补。

瓷器的修复,在书面语中叫“锔”,只有在我们的方言里把瓷器修补匠人叫“钉匠”。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金属钉,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先用金刚钻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的一种传统瓷器修复技艺。锔瓷不仅能使瓷器重新使用,而且让它拥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锔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根据文献记载,南朝所著的《玉篇》中最早出现“锔”字并做了释义,“锔,以铁敷物”。唐代弘化公主墓中曾出土了一件带有锔钉的巩县窑白釉瓷壶,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带有锔钉的器物,由此可以证明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锔瓷这门技艺。

唐代还有一位有迹可循的锔匠,那就是诗人胡令能。在《唐诗纪事》卷二十八收录了他的四首诗作,称“令能,圃田隐者,少为洗镜锼钉之业”,说他年少时以清洗铜镜和锔补瓷器为职业。在宋代,《清明上河图》上就有锔瓷艺人锔瓷的情景。明代时期的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扎记》中,对瓷器修补也有过这样的记载:“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异得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

国内文献最早提及锔瓷技术的要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了,他于明万历六年(1578)编写完成的《本草纲目》中,在介绍“金刚石”时说:“其砂可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在清朝乾隆时期,锔瓷逐渐衍生出两大类:一是常活,也叫粗活,是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粗活;二是行活,也叫秀活,是经过艺术加工专为达官、王爷、贵族、八旗子弟们享乐而服务的锔瓷细活。由于有了锔匠精美绝伦的锔瓷细活,使得那些达官、王爷、八旗子弟们在享乐中兴起了“锔活秀”。从那以后,锔瓷行当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

在广阔的生活中,只要古瓷器存在,钉匠的活计就不会灭绝。只是如今的民间,由于现代瓷器的进入,人们不再对破碎的瓷器进行缝补了而已。不过关于民间钉匠,作为一种瓷器修补技艺,却在临夏的东乡被传承了下来,并且已经成为甘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钉匠,在东乡族也叫毂辘匠,在兰州一带称为碗碗匠。根据东乡当地的资料,东乡族钉匠工艺是东乡族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传入,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没有大的变化。到民国期间,东乡族钉匠工艺进入鼎盛时期,尤其是锁南、龙泉、坪庄、春台一带的钉匠工艺最为有名。

岁月的河流浩浩汤汤,奔腾不息。转眼多少年就过去了,儿时经常出没于乡村的那些钉匠们,如今已经消失于茫茫长风。多年后回忆起来,不仅充满了温暖和美好,也充满了某种童趣。他们用一把金刚钻,把已经破裂的物件修得完好如初。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上,如果也有一种技艺,能把某些人破碎的生活缝补好,该有多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aliang853@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nw.com/tgfx/407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