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宙号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文/来源:优雅生活家3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1张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2张

鲁迅公园位于莱阳路之南,西邻小青岛,东接第一海水浴场,北侧有景色秀丽的小鱼山,南侧为碧波荡漾的汇泉湾,与汇泉角隔海相望,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长约1公里,占地面积约四公顷。红礁、碧浪、青松、幽径,逶迤多姿,公园风景点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海湾、 礁石丛和婀娜多姿的黑松林带交织成海滨自然风光。园内有海豹池供观赏。该园赭红色礁石突兀嶙峋,形成天然丘壑,悬崖断岸,海浪搏击,景色蔚为壮观。园内道路依势而成,起伏自然,筑有泻水小桥,曲径通幽。伴以茂密的黑松林和凉亭、水族馆等建筑的点缀,山光水色,鲜花盛开,形成一幅瑰丽的海滨风景图画,成为岛上居民锻炼、观潮、听涛、赏景、垂钓的理想之地。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也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3张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4张

起初鲁迅公园一带的海滨只是礁石和沙滩,德国人侵占青岛后,曾在青岛沿海各岬角、坡岸造防风沙的林带,同时也开始在汇泉湾的西北侧(现鲁迅公园)栽植黑松。1903年,第一海水浴场建成,各地的欧洲商人常来青岛避暑,游泳之后也常在岸边林中游玩。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曾把这片黑松林地称为“曙滨公园”。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5张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6张

1930年,又增建了3个小凉亭,亭子用料虽不十分考究,但造型却相当别致,用树皮做的亭顶很有几分野趣,自西向东依次为:听涛亭、观海亭、观潮亭。在建亭的同时,还修建了3100米长的石基路面和小挡浪坝。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公园西头门口的牌坊,为建这个牌坊,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从北京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计和建造,并在牌坊的正面题名“若愚公园”,背面题“蓬壶胜览”。前后8个字,把“若愚公园”如仙境的美表现出来了。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7张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8张

1931年12月,“若愚公园”改为“海滨公园”。1950年,经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批准,将“海滨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同时,对公园进行了整修,铺了水泥路面,增设了木椅石凳,又将原来的木质牌坊底座、立柱改为石质,再集鲁迅先生的手迹写了牌坊正面“鲁迅公园”4个行书大字。1986年,在公园牌坊内中心花坛处安放了鲁迅先生的花岗岩雕像,此像为青岛的雕塑家张白涛所作。不久,又在 公园西南角开修了一条通往小青岛的琴屿路。



近些年来,公园里又增添了许多新内容:1991年建了长6米、宽3.5米的小码头,1992年又建了长28米、宽约1.3米的码头,这两个码头可供游人乘船游海使用。1995年增加了吴作人手书鲁迅诗的石刻,同年4月8日,公园实施了封园管理。200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海滨风景区管理处投资对鲁迅公园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除植树、铺草和整修园路外,还新建了呐喊台、鲁迅自传碑和鲁迅诗廊。鲁迅诗廊长75米、高3米,墙面镶嵌着红色花岗岩,墙面中央右首镶嵌着鲁迅头像浮雕,左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字鲁迅手书名句。两侧红色花岗岩上面刻有鲁迅手书诗稿45首,造型既古朴典雅又具现代气息,是一处值得称颂的人文景观。2003年9月,滨海步行道二期工程完成,鲁迅公园段同时完成。


鲁迅公园(鲁迅公园的来历) 第9张

鲁迅先生并沒有来过青岛,公园的改名,充分体现了青岛人民对先生的尊重,敬仰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aliang853@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nw.com/tgfx/377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