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眉锁清秋
1
房地产税立法未进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我感觉此项事件将对未来新一轮楼市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看,从行业政策类角度出发,打通新一轮楼市复苏的关键性要素已经齐备,分别是7·24中央定调转向、9月来大城市限制性政策退出,以及未来房地产税立法暂缓。
截至目前,中央的新表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已经成为调控新基调,调控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9月以来各大城市限购的全面退出已经处于进行中。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因为房地产投资是一个较长周期的活动,一时的好,难以确保较长周期内的安全。
很多人担心,调控转向、各大城市限购限价全面退出,催生一轮新的热度过后,一旦楼市软着陆,还不待新房交付,立马就撞到房地产税收取的“枪口”。
这在政策转向、限购退出之际,在楼市初步看到复苏曙光的当下,隐隐构成了人们对楼市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困惑。
而此刻房地产税暂缓立法,就是针对此中长期忧虑给出的解决办法。
因为根据《中国人大网》对此披露,“编制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是对未来五年立法工作作出总体安排”。

摘自《中国人大网》
换言之,此次房地产税立法不进规划,或预示着未来五年内“无此规划”。
对新一轮房地产复苏,5年时间足已。
5年时间,也足够做足准备,纠正上一轮的仓促和不足。
2
2021年10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
这是中国楼市距离房地产税立法与实施最近的一次。
然而到了2022年,我们却与它渐行渐远,2023年此议题基本噤声,发展到今天,明确地公布房地产税立法不进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这中间中国楼市的“新形势”波澜起伏。
在之前对于“房地产税收取”,我们清秋短评有明确的观点,1、必收;2、巨大担忧。
巨大担忧的原因是,我们认为没有为此做足充分准备。
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必须有充分的配套对冲政策。简而言之,要放开所有的限制性政策以对冲房地产税收取的不利影响。绝不能过高地预估经济的韧性,绝不能淡化房地产税对市场的冲击。
2、产权没有永久化,缺乏法理性。既是“租约”又要收取“持有税”,逻辑上不自洽。
现在看,庆幸没有仓促试点,否则覆水难收,在救市的今天,即便是所有限制政策快速退出,都没法抹去房地产税收取带来的巨大阴影。
极有可能是进退维谷。
现在为了确保新一轮的楼市复苏必须到来,国家相当于给了一个中长期承诺,“5年内不收取房地产税”。
而这5年,除了鼓励大家积极投资买楼,助力经济复苏。针对以上的不足,预计也会做较为充足的准备。
1、构建一个自由市场。一个流通性强的市场,疏通堵塞的节点,充分换手,更加健康,为未来房地产税收取疏浚对冲。
2、逐步解决法理性上的障碍点。
3、在中长期充分准备之后,建立一个更温和版本的预期。
3
按照现在的行情推断,1、宏观有进入拐点的可能性;2、需要一线龙头楼市明确抬头,二线重要城市全面退出限购。此两种可能性全部具备,新一轮的楼市复苏才有可能到来。
复苏抬头之后,房地产税的动态将决定2024年的市场趋势,也决定此一轮楼市复苏的时间广度。
现在可以明确的是这一轮楼市复苏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庆幸的是,似乎官方态度为这一场持久战,已经诚心诚意开始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