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宙号

西辽国在现今什么地方(中国历史常识:​契丹)

契丹族最初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境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辽代称为潢河),是一个游牧兼渔猎的民族。4世纪中,迁往今河北省围场县北到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一带。4世纪末,其中一部分仍返回西喇木伦河、老哈河的北面,分大贺氏等八部。八部各有首长,叫作“大人”,共推选一名“大人”为首领。从6世纪末年开始到10世纪初(隋到唐末),契丹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制逐步得到确立。大贺氏、遥辇氏、耶律氏等八部“大人”,不断为争夺八部首领的地位而斗争。

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的地位,成为契丹各部的首领。从907年至916年,阿保机逐步地统一了契丹各部落。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阿保机正式称帝(后世称为辽太祖),建立了契丹政权。这个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契丹族的社会历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契丹族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在契丹政权建立以后,更加有了发展。

契丹政权统治的范围,在它最强盛时期,今天我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的一部分,都包括在内。契丹全国行政区,以五“京”辖五个“道”,即上京(今内蒙古林西县)、东京(今辽宁辽阳县)、中京(今河北平泉市)、南京(又名燕京,即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以及同一名称的“道”。每“道”下又分“府”“州”“县”各级。

926年,耶律阿保机死,他的儿子耶律德光继位(后世称为辽太宗)。946年,契丹出兵攻灭后晋。灭后晋的次年,契丹政权改号为“辽”。耶律德光死后,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深,势力日弱,但到11世纪初时,辽势又复振,成为北宋北方最大的威胁。

11世纪末,居住在松花江流域一带的女真族日益兴盛起来。女真族长期受辽的压迫和剥削。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金政权以后,起兵抗辽,屡次打败辽兵。北宋政府采取联金攻辽的政策,和金共同出兵攻辽。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辽为金攻灭。

辽的贵族耶律大石在辽亡后率领一部分人西迁,在今新疆及中亚一带,建立了西辽国(又称黑契丹)。(程溯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aliang853@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nw.com/tgfx/1096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